預約掛號
互聯網醫(yī)院小程序
官方微信
經常有朋友問我,為啥醫(yī)生不給我做穿刺活檢而直接就給我手術了呢?這豈不是太草率了嗎。
在這里我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問題。
醫(yī)生一般在以下四種情況才考慮給患者做穿刺:
1、患者的身體狀況很差,比如患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等情況,無法承受手術的打擊,為了明確肺部腫瘤的性質,所以就只能選擇穿刺。
2、腫瘤侵犯到胸壁或大血管等情況,這種情況下手術難度非常大,風險非常高,而且不一定能切干凈。所以選擇穿刺。
3、檢查發(fā)現顱腦、骨頭、腎上腺、肝臟、遠處淋巴結等地方有轉移,考慮是肺癌晚期,此時已經失去了手術的意義,所以就只能穿刺。
4、患者強烈拒絕手術,這時候就退而求其次選擇穿刺。
當然,特別需要注意的是,穿刺適用于位于肺外周的腫瘤(專業(yè)術語叫周圍型),不適合位于肺中央的腫瘤(專業(yè)術語叫中央型)。
那么,肺中央的腫瘤適合做什么檢查呢,想必大家聽說過,是支氣管鏡檢查。
如圖:紫色的腫瘤屬于周圍型,適合穿刺;藍色的腫瘤屬于中央型,適合支氣管鏡
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按照就近原則,穿刺是從外向內找病灶,支氣管鏡是從內向外找病灶。
所以病灶在肺的外周部分則適合穿刺,病灶在肺內部靠近中央則適合支氣管鏡。
還有朋友問我,穿刺沒找到癌細胞是不是就代表沒得肺癌,這種說法是不恰當的。
我給您舉個例子,我們把穿刺比作去河里撈魚,把癌細胞比作魚。那么,如果撈到魚了肯定能證明河里有魚,但是,如果沒撈到魚,不能證明河里沒有魚。支氣管鏡檢查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說到這您可能就明白了,穿刺沒穿到癌細胞依然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。而且穿刺只是診斷措施,并不是治療措施。
而手術切除做病理檢查,既能診斷,又能治療。
所以,在臨床上,目前建議對高度懷疑為I期和Ⅱ期的肺癌可直接手術切除。
說到這里可能有朋友就會問了,“你只是高度懷疑我是肺癌就把我的肺切了一塊,如果術后病理證明是良性的豈不是白挨一刀,怎么感覺有點虧呢?!?/span>
可我倒是要恭喜您,虛驚一場,沒得肺癌難道不好嗎?
(張青黃/審 朱瀟/文圖)